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办事处光大居委会勒流港集约工业开发区二期C06-1号地块 15238615525 oilrichundefined

产品介绍

周鸿祎:台湾网军技术水平中等偏下,但攻击频率高暴露真实威胁

2025-08-12

在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ISC.AI 2025)上,360 集团创始人周鸿祎针对台湾地区 “网军” 的网络攻击活动作出评价,直言其作战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中等偏下,主要依赖开源工具和已公开漏洞实施攻击,唯一值得注意的特点是 “比较勤奋”—— 攻击频率高、涉猎单位广泛,因此被大陆安全机构捕获的证据也最为充足。这一评价既揭示了台湾网军的技术短板,也警示了其持续性骚扰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

一、台湾网军的技术困境:依赖开源工具与低级漏洞

周鸿祎指出,台湾网军的攻击手法长期停留在 “石器时代”。他们偏好使用开源渗透工具(如 Metasploit、Nmap)和已知漏洞(如 Log4j、永恒之蓝),缺乏自主研发的网络武器。例如,2025 年广州某科技公司遭攻击事件中,攻击者使用的木马程序存在未清除调试日志、硬编码密钥等低级错误,导致 72 小时内即被警方溯源锁定。这种 “技术裸奔” 现象与 2023 年 “王浩铭案” 如出一辙 —— 当时台湾网军竟将攻击指令存储于未加密的云文档,暴露了反溯源能力的薄弱。

更值得关注的是,台湾网军的攻击逻辑往往重数量轻质量。他们通过 “广撒网” 式攻击弥补技术不足,例如 2024 年累计向大陆发送超 200 万封含木马的钓鱼邮件,伪装成 “学术合作”“招聘通知” 等文档,中科院、央企成为重点目标。尽管成功率不足 0.3%,但这种高频次骚扰仍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构成压力。国家安全机关监测显示,2024 年台湾网军对特高压变电站的网络探测频次同比激增 380%,某换流站控制系统曾遭持续 72 小时的 DDOS 攻击。

二、“勤奋” 背后的战略意图:政治操弄与情报窃取

周鸿祎强调的 “勤奋”,本质是台湾网军以量补质的战略选择。其攻击范围覆盖大陆国防军工、能源基建、海事机构等 10 余个领域,甚至试图通过控制物联网设备(如户外电子屏、网络电视)篡改内容,实施 “认知战”。例如,其下属组织 “匿名者 64” 曾宣称 “控制大陆 40 所高校论坛”,实际仅攻击了一家挂载高校登录接口的小型企业网站,并通过 P 图伪造战果。

这种持续性攻击的深层目的,是配合民进党当局的 “倚美谋独” 策略。台湾网军与美国网络司令部关系密切,长期参与美b体育官方网站军 “前出狩猎” 行动,试图窃取大陆军事部署、能源储备等核心情报。2024 年解放军 “联合利剑 - 2024” 演习期间,台湾 APT 组织 “毒云藤” 针对沿海海事机构发动钓鱼攻击,妄图预判军演细节。此外,他们还通过区块链洗钱、境外云主机跳板等手段隐匿行踪,试图将攻击责任嫁祸给其他国家。

三、结构性缺陷:预算挪用与技术代差

台湾网军的技术停滞与其内部腐败密切相关。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郑剑教授指出,2024 年台湾网军预算虽激增 45%,但大量资金被高层挪用,导致技术升级计划落空。例如,其年度预算中超 40% 用于购买境外黑客组织的零日漏洞,但实际采购的漏洞多为过时或无效代码。相比之下,大陆已构建 “国产加密算法 + 鸿蒙系统” 的双保险防御体系,某科技公司在 2025 年攻击中仅用 5 小时即恢复核心业务。

在国际协作层面,台湾网军的 “勤奋” 更显徒劳。大陆通过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缉令,已从 12 个国家缉拿 23 名涉案人员,并与东盟签署《网络犯罪司法互助协定》,阻断其 37% 的境外资金通道。而台湾网军因缺乏国际承认,难以获得先进技术支持,其参与的美台联合演习(如 2019 年 “大规模网络攻防演练”)更多是象征性合作,未带来实质性能力提升。

四、防御反制:从被动拦截到精准打击

面对台湾网军的骚扰,大陆已形成 “技术防御 + 法律震慑 + 国际协作” 的立体反制体系。技术层面,“天穹” 威胁情报平台可在 0.8 秒内识别异常流量,“长城” 深度伪造检测系统拦截 97.6% 的 AI 生成虚假信息。法律层面,《反分裂国家法》第 8 条明确对台湾网军实施 “自然人级” 追责,2024 年已有 27 名涉案人员被列入刑事通缉名单。2025 年 6 月,广州市公安局更首次对 20 名台湾网军嫌疑人发布悬赏通缉,直接震慑其行动。

值得警惕的是,台湾网军正将攻击重点转向民生领域。2024 年浙江某核电站冷却系统曾被植入逻辑炸弹,2025 年又对长三角政务云平台发动 3.2Tbps 流量攻击,试图通过制造社会恐慌削弱大陆防御意志。对此,周鸿祎建议大陆单位加强主动防御,例如定期更新系统补丁、部署蜜罐诱捕系统,并建立跨部门威胁情报共享机制。

结语:技术代差下的蚍蜉撼树

周鸿祎的评价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台湾网军的 “勤奋”,本质是技术代差下的无奈挣扎。其攻击频率虽高,但在大陆 “智能监测 + 大数据关联” 的防御体系面前,犹如 “蚍蜉撼树”。随着《反网络分裂法》的实施和国产技术自主化的推进,台湾网军的 “以网谋独” 终将沦为历史笑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将印证一个真理:网络空间的较量,从来都是制度优势与技术实力的综合比拼。

周鸿祎:台湾网军技术水平中等偏下,但攻击频率高暴露真实威胁